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理论研究>>正文

校本教材当“退烧”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9日 10:03  点击次数:[]

 

时下,许多职业院校教师都热衷于编写校本教材,在国家规划之外出版了一大批质量低劣、内容重复、阻碍改革的“规划教材”。

低劣校本教材具有三大危害:一是催生了一些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由于这些教材未经国家严格审核,一些缺乏创新能力,甚至不具备教育科学知识的教师也加入了教材编者队伍,难免会出现抄袭、盗版等侵权行为,甚至出现有偿挂名“主编”的现象,严重败坏学术风气;二是扰乱了教材市场的正常秩序,校本教材以“包销”等形式进入职业院校,又以学生不知情的方式被使用,而正规的国家规划教材被拒之门外,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三是助长了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形式主义作风,一些学校教学管理者全然不顾教学质量提升对教材的应有要求,将校本教材出版作为改革政绩大肆宣扬,使得劣质教材轻而易举地进入课堂,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职业院校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乱象,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达不到合格要求。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未经系统的教育学训练便获得了教师资格,在以模仿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勉强可以从事教学工作,但在创新驱动成为第一发展动力的新时代,许多教师已经感到不适应,没有能力发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更没有能力编写创新水平较高的国家规划教材,出于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的考虑,只能走“买论文”“买教材”之路。 

 

其次,一些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同样不具备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知识,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只能着眼于教师有无教案、授课教态是否端庄、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等表层问题,没有组织编写高水平国家规划教材的能力,更缺乏对于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整体设计。事实上,许多职业院校并未意识到校本教材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而是将这些教材的出版作为改革成果加以呈现。 

 

再其次,出版商没有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教材出版企业与职业院校相互呼应,采用多种方式“暗度陈仓”,编者资格审查制度变得名存实亡,让许多劣质教材顺利出版。尽管许多校本教材粗制滥造,但都被出版社加上了“某某规划教材”的名头,让本来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的学校管理者误以为这就是真的国家规划教材。 

 

针对职业教育教材市场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严肃追究各相关方的责任。对于严重盗版侵权的作者和编者,一经查实,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除国家规划教材之外,任何其他出版物都不能标注“规划教材”字样,防止鱼目混珠,误导教材使用者;严格执行关于国家规划教材的相关规定,对于违规盲目采用校本教材的职业院校进行严肃处理。 

 

(作者:崔发周,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